行业报告

Industry report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报告

半岛全站重要提醒!已进入高发季

时间:2023-11-17 18:56:20

  半岛全站11月13日,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,邀请相关专家介绍我国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。

 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,随着各地陆续入冬,呼吸道疾病已进入高发季节,多种呼吸道疾病交织叠加。

  各地要坚持多病同防同治,密切关注肺炎支原体、新冠感染、流感、登革热、诺如病毒感染等流行情况,加强监测预警,掌握病毒活动强度、病毒变异等变化;要加强农村地区、学校、养老托幼机构等重点地区、重点场所传染病监测和健康管理;做好老年人、基础性疾病患者、儿童等重点人群随访,优化疫苗接种服务;要统筹医疗资源,优化诊疗流程,加强门急诊、儿科、呼吸科等力量,做好各项医疗救治工作;要持续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,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。

 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童朝晖表示,肺炎支原体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之一。北方地区秋冬季流行,南方地区则是夏秋季流行,以发热、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,在起病时表现为剧烈、阵发性、刺激性的干咳,可伴有头痛、流涕半岛全站、咽痛、耳痛等。

  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流行中,3岁以下儿童也有感染半岛全站,有低龄化趋势,但病情没有明显加重。

  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王荃介绍,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人群,尤其是5岁及以上儿童,但包括婴幼儿在内的5岁以下儿童也可发病。这是因为——

  肺炎支原体本身传播性强,可通过呼吸道飞沫或密切接触传播,而学校和幼儿园人群密集程度较高,病原体容易较快传播。

  支原体肺炎感染潜伏期相对比较长,通常为1—4周,病原体的携带者、患病者都具有传播性,交叉感染机会多。

  王荃表示,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,不是所有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孩子都会发生肺炎,绝大多数感染者为轻症,只有极少数会发展为重症。一般预后良好,不会留有后遗症。

  童朝晖介绍,根据我国国家流感中心实时监测流感活动情况,我国今年已经进入流感季,目前以甲型流感流行为主,也有乙型流感流行。单核细胞增多症也是儿童、青少年常见疾病,主要由EB病毒或巨细胞病毒导致,疾病呈自限性,发病率并没有比往年增多。

  新冠疫情期间,由于大家采用严格呼吸道防控措施,包括支原体、流感等急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确实有所下降。随着防控常态化,今年这些疾病回归到疫情前的发病率水平属于正常,所以大家感觉呼吸道疾病增多了。

  近三年全球范围监测支原体感染率均处于较低水平,再结合肺炎支原体自身有其流行的规律,每3—7年出现周期性流行,因此今年儿童支原体肺炎呈流行趋势。

  童朝晖介绍,目前肺炎支原体感染没有可针对预防的疫苗,预防支原体感染更重要的是非药物预防。

  近日,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《吉林省2023年10月份法定传染病疫情通报》,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为:手足口、肝炎、流行性感冒。

  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、舌、软腭、硬腭、口唇内侧、手足心、肘、膝、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、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。

  ●勤洗手。让孩子注意手部卫生,养成勤洗手的习惯,饭前便后、外出后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。

  ●勤通风。尽量少带孩子去人群密集、通风不畅的公共场所,家里、学校要定期开窗通风。

  ●打疫苗。EV71是更容易导致手足口病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别,接种EV71疫苗(6月龄到5岁)可以有效预防由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。

  多种致病因素造成的肝细胞炎症损伤,引起转氨酶等指标升高,统称为肝炎。临床上常见的有病毒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炎、药物性肝炎、自身免疫性肝炎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等。狭义的肝炎是指嗜肝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,包括甲型病毒性肝炎、乙型病毒性肝炎、丙型病毒性肝炎、丁型病毒性肝炎以及戊型病毒性肝炎。

  甲型肝炎病毒(HAV)和戊型肝炎病毒(HEV)一般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,它们主要是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播,进食被HAV和HEV污染的食物和水,就可能导致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。暴发流行均由粪便污染水源所致,散发多是由不洁的饮食和饮品引起。

  乙肝肝炎病毒(HBV)和丙型肝炎病毒(HCV)均经母婴、血液(包括皮肤和黏膜微小创伤)和性接触传播。

  丁型肝炎病毒(HDV)是一种缺陷病毒,必须有HBV共同存在才可能完成生命周期,所以丁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。

  ●及时接种疫苗。我国目前有针对甲肝、乙肝和戊肝的疫苗,其中甲肝和乙肝的疫苗属于儿童免疫规划疫苗,国家提供免费接种。

  ●不接触、不使用来源不明的血液、体液或血液制品。剃须刀半岛全站、牙刷、指甲剪等物品不要轻易借给他人使用,不去无资质的医疗场所进行拔牙、内镜检查、手术、献血等医疗行为。

 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、肺炎及呼吸道外的各种病症。主要通过患者的呼吸道飞沫、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接触传播。人群普遍易感,高危人群主要包括5岁以下儿童、65岁以上老人、孕妇以及患有自身免疫系统、慢性呼吸系统、慢性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系统等疾病的患者。

  包括发热(体温可达39-40℃)、头痛、干咳、肌肉酸痛、全身不适等,多有畏寒、寒战、全身肌肉关节酸痛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可能出现鼻塞、打喷嚏、咽喉痛、流涕等症状。

  ● 勤洗手,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,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。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(如打喷嚏后)应该立即洗手。

  ●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,避免飞沫感染他人。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,以免传染给他人。

  ● 接种疫苗: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最经济、最有效的预防流感的方法,接种疫苗后2~4周后就开始起保护作用,6~8个月后保护力度逐渐下降。在流感流行高峰前1~2个月接种流感疫苗能更有效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,推荐接种时间为9-11月份。

  来源:综合自吉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网站、长春疾控微信、央视新闻微信、健康报微信